红光发射碳量子点是一类尺寸小于10nm的新型“零维”碳纳米材料。具有生物相容性好、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。因此,这类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(如生物传感,生物成像,药物传输)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。
我院肖家福老师与中南大学蓝敏焕教授在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(IF= 24.8)发表了题为《Synthesis strategies, luminescence mechanisms,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of near-infrared fluorescent carbon dots》的综述文章。本文详细分析了量子限域效应、表面状态、聚集效应等因素对碳点红光发射性质的作用机制,其次介绍了红光碳点制备过程中前驱体、溶剂类型、杂原子掺杂等调控策略;并详细介绍了红光碳点在荧光成像、光声成像、光动力治疗、载药等生物医学应用现状;最后,针对红光碳点的制备方法、性能调控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。
文章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cr.2022.214703
